刘霞辉:面向未来的中国经济问题

  • Published: 2019-07-27

2019年7月13日下午,中国社会科学院经济研究所研究员、《经济研究》编辑部主任刘霞辉教授应中国科学院大学首届“应用经济学”暑期学校、思危大讲堂邀请,做了一场题为“面向未来的中国经济问题”的精彩学术报告,并以《经济研究》杂志为例,讲述了经济学文章投稿应该注意的问题。报告由中国科学院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副院长、暑期学校副校长乔晗教授主持。

 


乔晗教授主持报告

 


刘霞辉研究员在作报告

 

中国经济社会正在发生巨大变化,刘霞辉教授认为,在新的经济发展阶段,首先是经济结构将由传统的产品生产经济转化为以城市经济为主的服务型经济。中国城市化水平不断提升,产业结构向资本和技术密集型产业发展模式演进。另外,人力资本、技术创新、高新技术将成为中国经济的主导力量,智能化制造和服务、网络和数字经济将改变传统的生产和服务行为,导致传统产业和企业退出经济中心;交通和通信设施的不断完善,会使社会的生产组织行为和消费者行为不断发生改变;经济将向均衡化发展的方向演进,政府将持续推进收入分配再平衡、环境治理、基本公共服务供给和基础设施完善以及区域均衡发展。

 

作为《经济研究》编辑部主任,刘教授在报告第二部分向学员讲述了向《经济研究》投稿应该注意的问题。刘教授指出杂志每年收到超过5000篇投稿,只有约1000篇能进入匿名审稿阶段,而只有约150篇能被最终录用。面对如此大的投稿难度,刘教授指出研究时要把握好方向,不要过度追捧热点,文章题目要能概括反映内容,摘要是文章的概括、不能简单地复制粘贴结论等。刘教授特别强调引言是编辑和审稿人了解文章研究领域的重要途径。之后,刘教授向大家介绍了一些开放的数据库。

 

最后,刘教授仔细回答了学员们提出的关于中国经济和投稿的问题。报告在热烈的掌声中圆满结束之后,学员们意犹未尽,簇拥在讲台前继续和刘教授交流。

 


学员提问

 

通过此次报告,学员们对新的发展阶段中国经济面临的问题有了更加全面的了解,对经济学领域的论文写作与投稿有了更深刻的认识,这将帮助学员们做出更好的研究并顺利发表研究成果。

 

背景链接:

刘霞辉,中国社会科学院经济研究所研究员、博士生导师。中国社会科学院经济研究所《经济研究》编辑部主任、国务院特贴专家。现任中国战略研究会经济战略专业委员会主任。研究领域集中于中国经济增长问题、结构变化与就业、宏观经济稳定、行业与企业战略等领域。

(文/王杰 图/肖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