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1月9日,中国科学院大学2021级博士毕业生、山东能源集团新疆能化公司党委副书记许海应邀来到朱秀梅老师的《组织行为学》课堂,给MBA综合一班的同学们带来了一场精彩的线上讲座,分享了组织行为学在企业管理实践中的应用,以及他二十多年在一线做管理和组织文化建设的经历和收获。
许海开门见山地指出, MBA学习就是为了学习如何更好地用理论结合实际、如何让知识更好地为工作服务。理论学习虽然相对枯燥,但是和实践结合在一起会有很大的收获。本次讲座中,许海和大家探讨的也更多是其对于管理在“道”的层面的理念,而非“术”的层面的具体措施。
许海首先介绍了其工作单位的基本情况和发展历程,以及个人的工作经历。接着,他从经济学的视角以及管理学的视角分别解读了组织的形成以及管理的逻辑。许海指出,在经济学视角下,交易成本理论以及团队效应能够较好地帮助大家理解组织的形成和组织的规模,且经济学视角中,企业管理的本质是防止劳动力滥用资本。而在管理领域的组织行为学的指导下,管理的起点即为管理人,管理可以理解为“围绕人-协调人-引导人-激励人-凝聚人-提升人”。组织行为学学习得更多的是“软”科学,更多涉及到人的管理。对于物的管理可以精细和明确,但涉及到对人的管理时则变得复杂和不太可控。在这种情形下,更需要运用科学的方法和制度的设计来实施对人的行为进行预测、判断和管理,以实现人的行为与组织目标的趋同。在企业生产要素中,只有人是需要激励的。企业与企业的竞争,本质与核心是人力资本的竞争。企业的本质差异是对员工的激发与塑造的差异。许海进一步指出,管理是释放而不是控制。企业控制的目的也是为了更好地释放,激发人的创造力和自我激情。在这里他也借用了彼得德鲁克的观点:“管理的本质是激发人的善意和潜能。”
许海认为管理是“合”与“分”的科学与艺术。所谓“合”指人的聚合、心的融合、契约关系的契合以及资源的整合。而“分”涉及到分工、分权、分名以及分利。这些“合”与“分”都对应着组织行为学强调的相关理念。
许海支持组织在不同的领域需要化繁为简与化简为繁的理念。在管理程序、管理层级和内部环境要化繁为简,保证内部环境的简单、简洁、简明、简化、简朴和简约。而在涉及到安全、质量、操作和执行等价值创造的过程控制中则需要化简为繁,要求做到精细、严谨、规范化、标准化以及程序化。许海进一步以“内卷”的社会现象和毛泽东的智慧阐述了化繁为简的重要性。
接下来,许海以自己工作中的实践和故事为例子,介绍了其在组织文化建设、基础建设、约束和激励、管理资源配置、机制建设以及领导力方面的经验。
在组织文化建设方面,许海强调了理念、制度和机制的重要性。制度和机制源于深度的思考,源于理念的深化与飞跃。许海借改革开放的例子和深圳建设与发展的例子阐述了理念的重要性,用百年企业传承与发展的例子以及稻盛和夫的经营例子阐述了文化对经济发展的重要性。许海也和大家探讨了对利他和利己的看法。总的看来,大家对利他和利己的价值观是统一的。老子的《道德经》指出“非以其无私邪,故能成其私。”亚当斯密的《国富论》讲了“利己”,但其《道德情操论》又讲了“利他”。任正非也指出“为客户做好服务,是华为存在的唯一理由。”伟大的企业能够通过“利他”实现“利己”。在基础建设方面,许海以其工作中班组建设为例,阐述了基础建设对企业带去的积极影响。在约束和激励方面,许海也以其工作中的实例讲述了要“及时发现并激励组织中的‘大树将军’,防止‘劣币驱逐良币’。”在管理资源配置方面,许海强调了“责、权、利” 的对等,指出要同华为一样,把“鲜花和掌声献给一线奋斗者”。在机制建设方面,许海指出,机制涉及的目标即为“让别人自愿地做你想让他做的事”,这也是他在国科大学到的理念。在领导力方面,许海指出了一些领导力要素,并谈到“识别问题比解决问题更重要”。
最后,许海回归到学习与实践的关系上来,指出学习不仅是获得知识,核心能力是深度思考和系统思维的能力。学习是积累知识,将知识转化为智慧,最终形成自己觉悟的过程,是提高提高思维边界和认知水平的过程。
讲座结束后,有同学就“赋能”和许海进行了交流。许海指出,赋能是通过培训、授权和激励等手段,激发个体创造价值的能力。比如给班组长的赋能,就可以给班组长授予一定的权利,再提升其自我成长和能力的水平,让其看到其成长上升空间,最终实现激发其自我管理,以及个人的工作兴趣和热情的结果。管理就是激发人的善意和潜能,帮助其实现其价值理想。
许海最后和大家共勉,指出坚定自己的方向往前走,从长远方向来看一定能实现自己的理想目标。
(文、图/MBA综合一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