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毅(教工支部):
今天是中国共产党建党99周年,在这个特殊的日子里,学习中科院直属机关党委选编的老科学家入党志愿书(第一、二期),学习他们对党忠诚、爱国奉献的政治品质,显得特别有意义。
习近平总书记在致中国科学院建院70周年的贺信中对中国科学院老一辈科学家给予了高度评价:“中国科学院几代科学家求真务实、报国为民、无私奉献的先进事迹充分展现出我国广大知识分子的爱国情怀和高尚品格”。
据了解,此次“老科学家入党志愿书联播”共有10期,从中国科学院99位老一辈科学家的入党志愿书、入党申请书、转正申请等材料中,选录了老科学家对党的认识和理解、愿以所学为党工作为国服务的真挚语句。从这些语句,让我感受到了老一辈党员科学家始终坚持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对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的信仰。同时,他们以实际行动践行了入党志愿书中的承诺,是我们科技工作者学习和效仿的榜样。
近年来,我国的科技领域频繁遭遇“卡脖子”事件,作为中国科学院的一份子,特别是作为一名中国共产党党员,更应该发扬老一辈科学家自力更生、勇于创新的精神,学习他们始终与党和国家的发展同向同行的家国情怀和奉献精神,不忘初心、牢记使命、追求真理、勇攀高峰,为我国建设世界科技强国贡献自己的力量!
刘颖(教工支部):
在中国共产党成立99年之际,我认真学习了中国科学院直属机关党委选编的老科学家入党志愿书,深切体会了科学家前辈们在几十年前入党时,面对国家发展需要解决的诸多科技难题,不畏艰辛、迎难而上、舍身忘我、爱国奉献的政治品质,老科学家们入党的庄严誓言也深深唤醒我们内心深处对党的深厚情谊,引发我们思考“当初为什么加入中国共产党、现在和今后能够为党和国家做些什么”的初心,这种责任感、归属感和荣誉感充满全身,鞭策每一个科技工作者更加努力,为国家富强、人民幸福贡献力量。
宣读着一篇篇入党志愿书,仿佛时间回溯到建国初期,一穷二白的中国百废待兴,在报效祖国信念的激励下,许多才华横溢、成绩卓越的青年科学家放弃国外的优厚待遇,毅然回到祖国,将个人的前途与国家的命运紧紧联系在一起。在基础薄弱、经济困难、帝国主义封锁的艰苦条件下,科技工作者们发扬团结协作、拼搏奉献的精神,创造了“两弹一星”等一系列辉煌成就。在进行科技攻关的同时,科学家先驱们也时刻进行思想政治的学习,保持对党的忠诚。中国原子能科学事业的创始人、中国“两弹一星”元勋钱三强在1956年5月在转正报告中写道“为了使得我国的科学从落后的状态快步的赶上我们的需要,我们必须要加强党的领导。我要求当给我努力的机会,允许我转正,我保证今后向达到党员的标准努力奋斗”。中国“两弹一星”元勋、被誉为“中国航天之父、导弹之父、自动化控制之父”的钱学森在1958年9月的入党材料中写道“我回国近三年来受到党的教育,使我体会到党的伟大,党委实现共产主义社会这一目标的伟大,我愿为这一目标奋斗并忠诚于党的事业。我一定要付出一切为大家的幸福生活而奋斗,而最幸福的生活是通过社会主义达到共产主义”;中国原生动物学的奠基人王家楫在1960年6月的入党志愿书写道“我热烈的迫切要求申请入党,决定将自己的命运和党的命运联结在一起,党指向哪里就奔向哪里”;中国高温超导研究奠基人赵忠贤在入党志愿书写道“我决心,活到老、学到老、改造到老,在改造客观世界的同时,不断地改造自己的主观世界,以适应党和革命的需要,为共产主义事业奋斗终生”……
被老一辈科学家的事迹所深深触动的同时,我也不禁思考在21世纪的当下,科技工作者的担当和使命有哪些新内涵。当今世界,科学技术成为国家核心竞争力的重要元素,成为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的决定性力量。各国都把推动科技创新作为国家战略,加快争夺科技制高点的步伐。我国的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建设各项事业正处于蓬勃发展的大好时期,科技事业也取得了长足进步。根据相关统计数据,目前中国是全球研发人员增长速度最高、研发人员总量最大的国家,在各行各业取得了一系列世界瞩目的科技成果。但我们也需要清晰地认识到现存的一些不足,我国人均科技产出效率远落后于发达国家,高端创新型人才仍非常稀缺,重大基础理论和原始科技创新仍需要加强。以信息产业为例,由于缺乏创新型人才支撑,我国IT跨国服务总收入中有65%来源于附加值较低的服务,高附加值的跨国服务收入只占总收入的10%。可见,高端创新型人才不足是制约中国创新的瓶颈。
在现阶段,我们要坚持认真学习十九大精神,坚持“两学一做”,牢固树立政治意识、大局意识、核心意识、看齐意识,坚持以党的旗帜为旗帜、以党的方向为方向、以党的意志为意志,并要切实落实到行动上,从人类发展大潮流、世界变化大格局、中国发展大历史来认识和把握党的基本路线。我们青年科技工作者要更好地继承和发扬老一辈科学家的优良传统,弘扬“两弹一星”精神,把个人追求融入到科技振兴、国家振兴的洪流中,以勤勉刻苦、科技报国的实际行动,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贡献自己的智慧和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