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对青年大学生的深切寄语,切实发挥好广大团员青年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的作用,落实校团委、院团委的要求,经管学院970团支部于2020年12月23日19时30分在线上开展《习近平与大学生朋友们》主题学习活动。本次活动共有36位同学参加,由团支部书记陈立轩主持。
《习近平与大学生朋友们》一书通过25篇访谈实录,讲述了1983年12月至2019年7月间,习近平同志在河北正定、福建、浙江、上海和到中央工作以来,与大学生们交往、交流、交心的故事。通过一个个跨越时空、具体生动的故事,全面呈现了习近平同志在不同时期对青年大学生一以贯之的关心关怀,系统展现了习近平总书记关于青年工作的重要思想的发展脉络,是指导广大青年特别是青年大学生健康成长的人生宝典。
陈立轩同学围绕四个故事展开讲述:“凿井者,起于三寸之坎,以就万仞之深”。青年要从现在做起、从自己做起,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成为自己的基本遵循,并身体力行大力将其推广到全社会去。“功崇惟志,业广惟勤”。青年是祖国的未来、民族的希望,也是我们党的未来和希望。“若无德,则虽体魄智力发达,适足助其为恶”。从做好小事、管好小节开始起步,“见善则迁,有过则改”,踏踏实实修好公德、私德,学会劳动、学会勤俭,学会感恩、学会助人,学会谦让、学会宽容,学会自省、学会自律。“天下难事,必作于易;天下大事,必作于细”。
正式党员陈然同学表示:青年人不能做一行、弃一行,总认为自己选择不够好。更多地应该调整自己的心态,做到“干一行、爱一行”,相信每一个角色都是有意义的。抱怨是没有用的,要相信一切都是最好的安排,做好当前的本职工作。总书记的教导,让我很有启发。
预备党员宋夏同学表示:通过这次主题活动的学习,我看到了习近平总书记对青年学子长期以来的重视和期望。同时,我也发现了习近平总书记身上的许多“闪亮品质”:不忘初心、充满家国情怀;紧跟时代步伐、积极求变;注重学习、实践和思考的结合,不断求索。这些品质值得我们当代的青年学生去学习。习近平总书记的成长道路也为我们指明了方向。当代大学生要多“自找苦吃”,走出课堂,走出学校,扎根社会,把书本上的知识与群众实践相结合,去伪存真,得到真正的“干货”。“在实现中国梦的生动实践中放飞青春理想,争做有理想、有追求、有担当、有作为、有品质、有修养的新时代大学生。”
入党积极分子罗凡同学表示:习近平总书记平常工作很辛苦,还很关注大学生集体,这说明党中央对我们很重视。作为当代青年学生,要梳理自己的目标,向习近平总书记学习,向老一辈的奋斗者学习,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我们要不断奋斗,为中国现代化做出自己的努力,不能辜负党中央对我们的期盼。
共青团员张蕾同学表示:当今时代挑战更多,压力更大。我们要增加学习的紧迫感,领悟总书记的读书之道,努力掌握科学文化知识和技能;要增加成长的紧迫感,要以习近平总书记当年在梁家河度过的七年知青岁月为榜样,在实践中锻炼自己、练就过硬本领,在奋斗中成长、成为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投身强国伟业,担负起民族振兴的时代责任。
新时代征程无限光明,强国使命催人奋进。让我们更加紧密地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高举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伟大旗帜,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精神和各项决策部署,不忘初心跟党走,青春建功新时代,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进程中,奋力谱写壮丽的青春篇章!
通过本次专题学习活动,全支部团员青年兴起学习《习近平与大学生朋友们》的热潮,感受到了习近平总书记对大学生的喜爱与重视,以及对青年一代寄予的厚望。同学们结合自身经历,分享了阅读该书后的感受,努力成为走在时代前列的奋进者、开拓者、奉献者。
(文、图/李邓宇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