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中国正朝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方向坚定不移地蓬勃发展,它是富有朝气、充满动力的,正是一代又一代青年人的奋斗拼搏、曲折探索,共筑了青春不息的今日中国。2021年5月16日晚6:30,马石庄教授“读书札记”系列报告第三讲——“青春中国-议现代中国”于中国科学院大学雁栖湖校区东区礼堂举行。经管学院党委积极组织980党支部、981党支部的党员们参加了本次报告。
马教授从“青春”和“中国”两个大主题展开介绍,回顾中国曲折发展的历史,点明现代中国民族复兴的重要目标,直击当代中国青年的困惑,教导青年人从世界出发,全面提升自我,以昂扬的斗志将强国复兴视为己任。
首先,马教授引导同学们思考“我是谁?我从哪里来?”的哲学问题,指出民族认识的直接依据便是历史。中国具有源远流长的伟大历史,这是任何国家都不具备的特点,因此我们应当学会用历史的眼光具体地认识中国,而非盲目效仿他国。作为科研人员,创新突破是最为重要的。马教授强调科研不能一味学习跟随西方已有的成果,而应当敢于结合中国实际做出创新性的成果,诺贝尔奖获得者屠呦呦便是最好的例子。
其次,马教授直接阐述现代青年人对个人、对国家未来的困惑。面对恶意的文化诋毁,青年人应当有独立思考、辨别真伪的能力。面对就国家未来发展的质疑,要从历史的角度出发看问题,树立起文化自信、民族自信。马教授指出,当代青年对于国家的认识,从某种程度上决定了国家的走向,青春中国也是少年中国。因此,他鼓励新一代的中国青年保持独立思考的良好品质,以积极的态度迎接挑战,为自己的未来、国家的未来而奋斗。
此外,马教授为大家简要介绍了多个国家的些许历史,以全球化视野历史辩证地深度剖析了近现代中国的发展变化。同时,从音乐、绘画、摄影、诗歌等多种艺术角度展开介绍,鼓励大家培养积极的审美兴趣。
最后,马老师鼓励各位同学谱写青年人之歌、谱写新的时代之歌。在一首《青春中国》的歌曲中,报告圆满结束。
报告结束后,支部党员纷纷表示自己为马石庄教授的魅力所折服,期待他下一次更加精彩的报告。通过此次报告学习,党员们对现代中国有了更深刻的认识,增强了对中国未来的信心,更坚定了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而奋斗的使命。
(文、图/王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