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5月26日晚九点,980党支部在雁栖湖校区学园一召开主题为“传承创造精神、坚定文化自信”的党支部大会。支部全体党员,发展对象,积极分子参加会议。会议由党支部书记张楚晗主持。
张楚晗首先为大家播放了国史讲堂系列视频中谈“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自信”的一讲,为同志们打开了思考“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自信之意义”的思路。
随后,张馨元同志分享了她所理解的文化自信。她引用了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95周年大会的讲话:“文化自信,是更基础、更广泛、更深厚的自信”。她总结说,文化自信,就是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先进性的自信,坚持文化自信就是要激发党和人民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历史自豪感,在全社会形成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普遍共识和价值认同。
郑嘉榆和吕昊屹两位同志分享了他们对文化自信与国运兴衰之间关系的想法。郑嘉榆以国内外影视作品为例,指出中国影视作品正在发生一些积极的结构性变化,走向良性影视生态,中国的文化自信正在影视作品中发挥的积极作用。吕昊屹则从中国的文学作品中提炼出了文化自信对与国力强盛的意义。
罗文超、张奕林、张彦雨和季煦分别为大家介绍了文化自信对于保护中国文化安全的作用和文化自信与民族精神独立性之间的关系。大家认真听取发言同志的分享,更加深刻地认识到了文化自信的重要价值。
在《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三卷140页《始终把人民放在心中最高位置》这篇文章中,习近平说,“在几千年历史长河中,中国人民始终辛勤劳作、发明创造,我国产生了老子、孔子、庄子、孟子、墨子、孙子、韩非子等闻名于世的伟大思想巨匠”。认识到文化自信的意义后,同志们开始轮流分享对先贤思想的学习,并分享了如何将它们融会贯通到现代的日常生活中来。积极分子吾俊达首先分享了他对先秦诸子思想对现代社会影响的思考。随后,积极分子孙昭和高晋宇、党支部成员李欣芮和王语农、曹雷和骆婧娴、常远和李阳光分别对老、庄代表的道家,孔、孟代表的儒家,墨代表的墨家,孙代表的兵家,韩非子代表的法家进行介绍。大家在分享与讨论中体会诸子百家思想争鸣的年代,感受博大精深的中国思想文化,意识到这些思想仍然活跃着,依旧可以在现代社会中异彩纷呈。
通过本次会议,大家意识到,“文化自信”不是一句口号、一个理论名词,我们提倡的“文化自信”有其深厚根基,是可以真正被践行的。因为我们有优秀传统文化的底蕴,也有在中国革命、建设、改革的伟大实践过程中孕育的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在优秀传统文化基础上的继承和发展,这将夯实我们文化建设的根基,也奠定了我们文化自信的强大底气。
(文、图/骆婧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