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国科大经管学院为学生提供广阔的学术交流平台和诸多海外学习、交流的机会,“海外来鸿”栏目将不定期邀请参加海外学术交流的同学分享他们的经历与见闻。本期与大家分享的是5位参加荷兰格罗宁根大学联合培养项目的同学。】
中国科学院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与荷兰格罗宁根大学经管学院有着多年的合作历史和深厚的友谊积淀。双方有着紧密的科研合作,并共同设立了多个学生联合培养计划。几乎每年都有国科大经管学子前往格罗宁根大学交流学习。当前,经管学院共有五名同学在格罗宁根大学交流访问。
申请经验
张梦婷:国科大有“博士研究生国际合作培养计划”,该计划面向国科大全体博士生,可资助获得申请的同学在国外高校进行最长为期一年的联合培养。一般情况下,经管院每年会有两个资助名额。申请的前提条件是获得国外高校导师的邀请信,对语言成绩的要求取决于所申请的国外高校,国科大没有硬性要求。这个申请一般是在十月份,在此之前务必要联系好导师,可提前半年做准备,如果国内导师有国外的合作者,可通过导师推荐的途径联系到国外导师,成功的概率会更大。申请结果在十一月份会公布,此后便可为出国交流准备各种材料,办理护照、签证等事宜。签证的办理因国家而异,各国的入境材料也有很大的差别,如荷兰还需要提供出生证明公证,临行前务必做好充足的准备。
谭雄恺:除了学校的交流访问项目,经管学院的同学还可以申请与荷兰格罗宁根大学合作的双学位及三学位项目。格罗宁根大学每年会招收大约两名双学位学生及一名三学位学生。双学位是指国科大和格大分别授予的两个独立的博士学位,三学位则是在此基础上另加一个格大的研究型硕士学位。双学位项目的培养周期是四年左右,其中格大会提供两年的资助来支持申请者在荷兰的求学。三学位项目则是在进入博士阶段之前,先在格大完成两年的研究型硕士项目,硕士期间的两年格大提供全额奖学金。项目的申请通知会发布在经管学院的官网,近两年都是在春季学期开始提交申请材料,感兴趣的同学可以多关注下。提交申请材料后,学院会和格大一起审核提交的材料,符合要求的同学会进入到随后的面试环节。双学位面试共包括两轮,首先是由格大招生老师进行面试,通过后由申请者的意向导师再进行面试。感兴趣的同学在申请之前可以先从官网和往届参加该项目的同学那里了解导师的情况,根据自己的研究方向和兴趣习惯选择合适的荷方合作导师,这对申请是否成功以及后续的博士研究工作开展是否顺利至关重要。
余昕杰:与双学位项目相比,三学位项目申请的人数较少,一方面来讲比较容易入选,但另一方面,投入的时间成本以及精力都会更多一些。因此,在申请的时候需要十分谨慎,确认自己是否做好了长期的准备。三学位的面试也是两轮,第一轮和双学位一样由招生老师进行面试,第二轮是由研究型硕士(research master,ReMa)的协调人来面试,主要是了解申请人的研究兴趣,帮助在接下来的课程中选择导师。协调人就像是这一级ReMa的班主任。面试通过之后,协调人会再一次约申请人开会,主要是商讨第一年的选课方案。在之后的两年内,协调人将会是接触最多的人,会帮助联系导师,帮助安排课程计划。
课程学习
蔡悦:根据中国科学院大学和格罗宁根大学双学位项目的课程要求和学分分布,博士生只需要在格罗宁根大学获取三门必修课学分,完成两次在PhD conference上的演讲,以及参加几个必选的workshop即可。硕士生则是完全按照格罗宁根大学的研究型硕士的课程要求进行,需要完成大量的必修及选修学分。除了课程之外,联培博士最重要的任务就是完成博士论文,一般是三到四个项目(小论文),具体情况依据导师的要求。我们在读的部分同学正在进行第一个项目,部分已经进入到了第二个项目,进度较为正常。另外,格罗宁根大学对每位博士生都会进行为期一年的考核,主要是对于学生的研究能力以及潜力做出评估,研究成果作为参考,考核通过则可继续攻读博士。研究型硕士的主要科研活动在于research proposal的撰写,对于以后继续攻读博士的学生而言,这个就是博士论文的大纲,确定每个项目研究问题,以及相应的可行解决方案。最后就是学术会议,格大的导师建议参与几场大型学术会议以锻炼自我表达能力,分享当前研究成果并与同领域研究人员进行学术交流。暑期学校对于需要提高某些基础技能的同学也是一个不错的选择。
余昕杰:在Reasearch Master(ReMa)阶段,第一年至少需要修60学分课程,第二年需要修30学分,以及完成硕士论文。对于第一年的学习安排来讲,60学分一年还是非常充实的。这边ReMa的课程一般是10人以内的小班,上课形式也比较多样化,主要以课堂展示和讨论为主,偶尔会有课堂辩论,作业形式一般是评析已发表的文章和结合自己研究以及课程内容提出新的研究计划。
心得体会
余昕杰:三学位的课程压力虽然很大,但收获也颇多,在学术思维以及方法上都会有很大的改进和提高。同时,时间管理也是这个阶段被培养的技能,需要在众多任务中合理分配时间和精力。除此之外,博士生虽然没有单独固定的办公室,但是学院为ReMa提供了专门的自习室,同学们可以一起学习,讨论作业,交流想法,大家可以互相了解,一起成长。
日常生活
谭雄恺:来到荷兰格罗宁根大学交流学习第一个面对的问题就是安顿下来的问题。找到一个合适的住所,找到一辆合适的代步工具,学会自己做饭,还有市政厅注册、保险购买、家庭医生注册等等,许多问题都等着初到异国的你去解决。将这些都处理完成之后,就算顺利在格罗宁根安顿下来了。下一步就是环境适应问题了。格罗宁根的气候和生活都和国内有着较大的差异。地理书上都说温带海洋性气候“冬无严寒,夏无酷暑,全年降水分配较为均匀”,十分适宜居住。严寒酷暑虽然没有,但是降水分配过于均匀了,可能在一天的任何一个不经意的时间出现。风里雨里骑车狂奔,是这边十分典型的现象,一件防水的冲锋衣是必不可少的。由于格罗宁根地处荷兰北部,纬度较高,这边的昼夜长短随季节的变化也更大,夏天晚上11点天可能都还没黑透,不过抬头就能够看见许多星星。
刘霞:照顾好自己的身体才能更好地学习,对于我们来说,我们还是有一个中国胃的。荷兰各个城市的情况不一样,如果是在阿姆斯特丹、海牙或者鹿特丹等大一点的城市,完全可以吃到很多美味的中餐。但是在格罗宁根,可能就需要开发自己的厨艺了,因为这里的中餐大多是荷兰-印度尼西亚-中餐。不过,不管是在荷兰哪里,想要做中餐,亚洲超市都可以满足你的需求。在亚洲超市可以买到各种中国特色的调料以及食物,比如老干妈,火锅底料,饺子,汤圆和粽子之类的。当然,很多食材在荷兰本地超市也可以买得到,不过需要慢慢探索,因为有些东西跟中国的味道还是不一样。很多人来了格罗宁根之后,从不会做饭到渐渐变成了做饭小能手。当然了,如果哪天不想做饭了,也可以和荷兰人一样,两片面包夹上奶酪、肉片,以及几片叶子,或者酸奶拌上燕麦片,也是一顿能填饱肚子的午餐。
余昕杰:虽然大家的都有自己的任务,但是也没有忘记运动。荷兰的运动设施非常全面。学校的体育馆非常大,可以办个一年的会员卡,不仅可以自己预约场地,同时也可以参加里面提供的所有公开课。这个体育馆还提供健身房、攀岩、翼装飞行等附加项目。有些即使需要另外付费,相比国内还是便宜许多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