军民融合发展研究中心

中国科学院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军民融合发展研究中心(下称“中心”)是由中国科学院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领导管理、以机制创新为特色、规范运营、自负盈亏的科研机构,是我国科技领域军民融合发展的战略咨询、科学研究、协调交流、教育培训四位一体的科教融合平台。

主要功能

(1)智库功能。“中心”严格按照国家高端战略智库要求进行建设。主要职能是为各级机关和相关单位提供军民融合发展理论支持和咨询服务。含:向中央军民融合委员会提出建议;向中科院提出军民融合发展构想和措施建议;为军方相关职能部门、军工集团、高等院校等机构提供咨询服务。


(2)平台功能。“中心”严格按照中科院科研平台建设的要求进行建设,承担军民融合发展理论的科学研究,力争在军民融合科学体系研究上取得突破,为大学建立军民融合学科体系提供理论支撑,为建成国家级军民融合理论研究和创新实践平台作贡献。


(3)桥梁功能。“中心”积极发挥桥梁纽带作用,协调构建中科院与军方、中科院与企业、企业与军方的交流互动机制,走出“军方需求牵引、中科院技术拉动、企业升级发展、民品按需参军”的军民融合发展路子。


(4)服务功能。充分发挥国科大教育优势,组织开展军民融合人才培训,建设高水平军民融合创新人才教育培训基地。

运营模式

“中心”通过“中心--论坛--理事会--基金”四个环节实现机制创新、规范运营。通过组织承办论坛、基金捐助、课题研究、项目协调、院士指导、办班培训、对接需求、方案策划、项目劳务等实现盈利运营。


总体思路是:构建“军方需求牵引、科学院技术拉动、企业升级发展、民品按需参军”的科技创新体制机制,走出一条军民融合深度发展的路子。


具体措施是:由“中心”协调有关政府,选择推荐一批民营高科技企业作为试点单位,协调中科院和军方,搭建中科院与企业、中科院与军方、企业与军方的三方互动平台。其中:


协调中科院,建立技术援助机制,按民营企业的不同需求,对口建立互助型、供需型、引导型、联合型院士指导机构,如院士工作站、院士指导组、教授工作室、联合项目组、联合实验室,实现技术拉动;


协调军方,建立军民联动机制,优先将军方需求和解密的高新技术转移推荐至民企,为民企建立军方需求指导和项目对接准入机制,协调建立民企产品参军监造及代验代检机构,实现需求牵引。


最终形成典型的机制创新成果,推动军民融合深度发展。

组织架构

“中心”实行“军地”双主任负责制。试运行期间,设主任1名,副主任4名,顾问2名,特骋研究员若干名。机构设5个部门及2个理事会,即综合部、研究部、培训部、专家工作部、区域发展部及论坛理事会、基金理事会。其中,论坛理事会和基金理事会是一套班子,两块牌子。


中心立足中科院资源,以战略家、科学家、企业家高端论坛为平台,以发挥中科院对科技创新的引领作用和科技强军的战略支撑作用及国科大在科教融合领域的优势,开展军民融合创新人才教育培训,建成军队、军工与民营企业交流沟通的综合服务平台,建设国防科技智库,促进科学院军民融合深度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