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7月11日下午,在中国科学院大学中关村校区教学楼,中国科学院特聘研究员、发展中国家科学院院士、国际系统与控制科学院院士、中国科学院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院长汪寿阳教授应中国科学院大学首届“应用经济学”暑期学校、思危大讲堂邀请,作了题为“中国经济学反思:从中美贸易战谈起”的学术报告。报告由中国科学院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副院长、暑期学校副校长乔晗教授主持。
首先,汪寿阳教授谈了中美贸易战相关的经济学问题、政策建议、学界声音、应对策略、社会评价及自己的思考等,由此引出了对中国经济学的反思。他肯定了70年来中国经济学的发展成果——“进步巨大,成就巨大”,并举例说明经济学领域产生了一批有重大影响的标志性研究成果,对政府改革开放、市场培育发展及企业发展提供了重要指导,培养了一大批优秀人才等。通过介绍成思危等中国科学院6位经济学家与他们的科学贡献,他鼓励学员们研读所研究领域的经典原著,了解领域的创始人以更好地进行研究。之后,他举了几个原始创新的例子,如区间计量经济学、投入占用产出技术、企业投入产出分析等,并详细介绍了在自己指导下,硕士一年级学生张珣创新原油定价理论的过程。
汪寿阳教授作报告
同时,汪教授也提出了中国经济学仍然存在的一些问题与挑战,比如真正有国际影响的成果不多,在国际上的影响力与经济大国的地位不匹配,人才培养模式有待创新与完善,学术界和政府企业的合作有待加强等。最后,他高屋建瓴地提出了一些需要关注的研究方向和研究问题,如有关中国经济奇迹的经济理论,中国系统性风险防范与管理、数字经济时代政府创新与企业创新、国民健康与中国粮食安全等,并鼓励大家积极探索,做创新的有价值的研究。
报告结束后,汪教授耐心精彩地回答了学员的问题。通过报告学员们对中国经济学的发展历史与现状有了更加全面的认识,汪教授指出需要关注的研究方向和问题为大家提供了极好的研究思路。本次学术报告顺利结束,大家纷纷表示受益匪浅。
背景链接:
汪寿阳,中国科学院特聘研究员、博士生导师、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发展中国家科学院院士、国际系统与控制科学院院士、中国科学院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院长、中国科学院预测科学研究中心主任。兼任/曾任包括国际著名期刊Energy Economics和Information and Management等在内的16种国外学术期刊的主编、执行主编、副主编或编委和8种国内重要期刊的主编、执行主编或编委。兼任/曾任国际知识与系统科学学会理事长、国际全局优化学会副理事长、中国系统工程学会理事长、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管理科学部咨询委员会委员等。兼任海内外30多所知名大学的兼职教授或名誉教授。
(文/王杰 图/王海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