著名经济学家张维迎:关于市场的两种不同范式

  • 日期:2019-07-27

2019年7月12日,北京大学国家发展研究院博雅经济学讲席教授张维迎应中国科学院大学首届“应用经济学”暑期学校、思危大讲堂邀请,做了一场题为“关于市场的两种不同范式”的学术报告。报告由中国科学院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副院长、暑期学校副校长乔晗教授主持。

 


乔晗教授主持报告

 

张维迎教授首先从天文学出发,回顾了从“地心说”到“日心说”的历史。张教授认为当前的经济理论也经历着类似的阶段,占据主流的新古典经济学的静态均衡说在解释市场运行时漏洞百出、捉襟见肘,而奥地利学派的非均衡范式仍处于经济学的边缘地带。

 


张维迎教授作报告

 

之后,张教授批判性的反驳了主流市场理论的八个悖论,如“市场的有效性与市场存在的基础是矛盾的”、“市场的有效性与创新是不相容的”、“市场的有效性与市场的有序性是不相容的”等。接着,张教授从整体的视角,分别介绍了市场的两种范式:新古典范式、奥地利学派经济学和熊彼特经济学。之后,张教授又分析垄断理论以及外部性和公共产品市场失灵理论,并讲述了企业家在市场中的地位。

 

最后,张教授总结了经济学范式经历的转变,从新古典的静态均衡范式转向奥地利学派和熊彼特的动态非均衡范式,实际上就是回归到亚当·斯密的基本命题:市场是如何推动经济发展的。张维迎教授也对各位学员提出了寄语:经济学界需要学术企业家,他们做研究不是基于计算,而是基于判断;他们敢于对抗主流,具有企业家冒险精神。

 

报告过程中,张维迎教授通过一个个有趣的故事揭示深刻的道理,学员们受益匪浅。从“地心说”到“日心说”不易,经济学也需要从实际出发,需要更好的经济学范式,来帮助我们迈出更大的一步,更好的认识当前的市场。学员们在课上和课下都与张教授展开了积极的讨论,报告在阵阵掌声中圆满结束。

 


学员提问

 

背景链接:

张维迎教授现任北京大学国家发展研究院博雅经济学讲席教授,北京大学市场网络经济研究中心主任,中国企业家论坛首席经济学家。曾任北京大学光华管理学院常务副院长(1999-2006)和院长(2006-2010)。

(文/胡杰 图/程昱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