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管学院组织学生观看“2020年全国科学道德和学风建设宣讲教育报告会暨宣传月”启动仪式

  • 日期:2020-11-26

11月20日下午,经管学院组织2020级学生通过网络直播观看了“2020年全国科学道德和学风建设宣讲教育报告会暨宣传月”启动仪式。

 

首先由全国政协副主席、全国科协主席万钢致辞。万钢先生集中强调了科学道德和学风建设的内涵与意义。他提到2020年年初新冠疫情席卷全球,广大科技工作者秉承着刻苦攻关,破解疫情防控的难题,科学无止境,建设科技强国,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需要科学技术、需要持之以恒、需要大力弘扬科学家精神,进而助力科学技术试验得到不断传承、不断取得新的突破。万钢先生还就弘扬科学家精神,加强学风建设提出了三点建议:一是要弘扬爱国主义,践行科技为民;二是坚定创新自信,主动担当作为;三是恪守求实的精神,维护科学的道德。

 

jiaoyuxuanjianghuiqidong1

 

然后为在京高校学生赠书,分别是《我心归处是敦煌》、《戚发韧“神州”首任总设计师讲述:中国航天的历程》、《科学家精神》等。

 

jiaoyuxuanjianghuiqidong2

 

jiaoyuxuanjianghuiqidong3

 

接着,大会邀请了两位为研究事业奉献终身的科学家来讲述他们的故事,分别是敦煌研究院名誉院长樊锦诗先生和中国工程院院士戚发轫先生。

 

 “敦煌的女儿”樊锦诗先生做了题为《守一不移 奉献敦煌》的报告。她深情回忆了自己初见敦煌、选择敦煌、坚守敦煌的往事,讲述了自己面对几次可以离开敦煌的机会,从动心到最终选择坚守的心路历程。她坚信国家培养了自己就应当回馈国家,这是她选择坚守的初心。她始终做好掌舵人的工作,在莫高窟保护与开发的中,不断坚持科技创新,对莫高窟的开发和保护作出了卓越的贡献。樊锦诗先生扎根大漠57年,潜心石窟考古、保护与管理研究的工作,在这57年中她遇到了重重困难,但始终没有放弃。她告诉大家要正视困难,并探索解难,正是这种不怕困难的精神,帮助她解决了一个又一个难题,推动了敦煌石窟的保护、研究、弘扬工作。她还勉励青年学子要学会思考和追求真理,面对困难不退缩,积极想办法解决问题,坚持初心奉献祖国。

 

神舟号飞船首任总设计师戚发轫院士的报告题目是《传承航天精神 建设航天强国》。他结合自身的科研经历回顾了中国航天事业60多年的发展历程,讲述了我国老一辈航天人在一穷二白且面临技术封锁的严峻形势下,咬紧牙关,坚持自主研发,攻克了众多难以想象的难关,生动诠释了航天精神、“两弹一星”精神、载人航天精神的深刻内涵和时代价值。戚院士从他的亲身经历出发,以身边的小故事,勉励广大师生和科技工作者“要有一个强国梦,要爱这个国家,爱这个事业,爱这个岗位,爱这个团队”,“每一个人把自己的岗位做好了,就是爱国”。

 

两个小时的宣讲会,时间不长,却传达了非常重要的思想。会后,同学们纷纷表达自己的感受。博士生刘倚溪表示深深受到了老一辈科学家不怕困难、探索解难、爱国奉献等精神的感染,在未来的科研道路上,将会始终秉承一颗爱国奉献的心,不断投身到国家发展最需要的地方,刻苦攻关、求真务实、勇攀高峰,以强烈的责任心和使命感进行科学研究,参与社会实践,以国家重任为己任,在实现自己理想的同时,为社会、为民族、为国家、为人类做出自己贡献。博士生蒋华杰认识到,加强科学道德和学风建设不是毫无目的的空话、废话、场面话,而是需要每一位科研从业者共同遵守、共同执行的学术诚信准则。他表示在今后的科研生活中,将把科研诚信的精神内化于心,在日常的科研活动中自觉遵守科研诚信、严守学术道德、规范科研行为,形成外部环境与自我约束的“双循环”,不忘科研初心,做一名诚信爱国的科研人。MBA学生张君说:“我们青年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以前辈专家学者为榜样,大力弘扬科学家精神,坚守科研诚信底线,严格自律,坚决抵制浮夸浮躁之风,自觉肩负起历史赋予的重任,在全社会营造尊重知识、崇尚创新、尊重人才、热爱科学、献身科学的浓厚氛围,为科技自立自强和建设世界科技强国汇聚磅礴力量!”金融专硕温茜茜同学是一名中国共产党党员,她表示要以身作则,发扬科学道德,给身边的同学起到模范带头作用,同时呼吁更多的党员和群众加入学风建设队伍中来,塑造一个良好的学习环境,努力钻研,精心科研,为自己的未来树立明确的目标,不怕吃苦,不怕困难,朝着目标不断前进,甘愿为自己所爱,奉献自己的精力和时间,甚至于一生之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