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开兰老师受邀国科大经管午餐学术研讨会

  • 日期:2022-03-15

2022年3月11日,第二期国科大经管午餐学术研讨会在中关村教学楼S406线上线下同步进行。研讨会邀请田开兰老师做学术分享,由经管学院王曙明副教授主持。会议开始前就田开兰老师所著专著进行了授书仪式。田开兰老师将自己所著专著Economic and environmental upgrading in an era of globalized and fragmented value chains赠送给国科大经管午餐学术研讨会,王曙明副教授代表国科大经管午餐学术研讨会接受该专著。

 



随后田开兰老师做了题为“Regional trade agreement burdens global carbon emissions mitigation”的学术报告。田开兰老师通过BBC的纪录片提出,新冠疫情提供了一个很好的自然实验来验证人类活动为自然界带来的影响;同时人类对自然界的影响不仅有记录片中提到的直接影响,还有一些间接的影响。国际贸易在间接影响方面具有重要作用,因此研究国际贸易对环境的影响对于环境治理意义重大。

 

田开兰老师指出,区域贸易协定(RTAs)可以便利国际贸易和跨境投资,进而促进经济发展。然而,迄今为止,对区域贸易协定的环境影响的事前测量还未有深入研究。因此,田开兰老师提出在评估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RCEP)的经济效应的同时,也需要考虑RCEP的碳排放负担。首先,通过多国-多地区的一般均衡模型量化RCEP成员国之间关税的变化对其贸易与经济的福利效应;其次采用世界投入产出模型评估贸易的变化所带来的环境影响。

 

 

从贸易影响、经济福利影响、排放负担三个方面,田开兰老师对研究结果进行了总结。就交易影响而言,RCEP增加了中日韩三国交易,同时也促进了东盟经济体之间的贸易。另外,RCEP提升了所有RCEP国家的福利。然而,RCEP会显著增加环境负担。RCEP成员国关税降为0时将使得全球燃料燃烧所导致的CO2年排放量增加约3.1%,是过去10年全球CO2年平均增长率的两倍,尤其一些发展中国家的排放量将激增。从长远来看,深化贸易自由化的技术溢出效应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减轻环境负担。

 

为了松弛以上研究基于固定的碳排放强度的假设,田开兰老师提出研究国家之间的贸易对于碳排放强度的影响很有必要。结果显示,从长远来看,RCEP更深层次贸易一体化的“干中学”(知识溢出)效应降低了成员国的排放强度,从而在一定程度上减轻了排放负担。然而,它们的规模不足以完全抵消发展中成员国的负担。最后,田开兰老师总结强调技术进步和更有效的气候政策,以避免破坏国际社会为减少全球排放所作的努力。

 

分享结束后,参会的吕萍老师,段宏波老师,贺舟老师,杨朦晰老师,王曙明老师以及同学们向田开兰老师提出了一系列问题并展开讨论,田开兰老师做出了耐心解答。最后,王曙明老师对本次午餐学术研讨会进行总结,并对田开兰老师的精彩分享表示感谢。

(文/黎桂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