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5月20日,洪永淼教授为2021级新疆、青藏博士班的同学们带来了题为“跨境数据流动和数字经济全球化”的高端讲座。
洪永淼教授的研究领域为计量经济学、时间序列分析、金融计量经济学、中国经济,在Annals of Statistics、Econometrica、Journal of Political Economy、Review of Economic Studies、Quarterly Journal of Economics、Review of Financial Studies、《管理世界》和《经济研究》等经济学、金融学与统计学国内外顶级期刊以及《人民日报》《光明日报》《经济日报》等主流报纸发表文章130余篇,并连续8年(2014-2021)入选Elsevier中国高被引学者榜单。
洪永淼教授首先引用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共中央政治局第三十四次集体学习时的讲话来说明本次讲座的背景。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近年来,互联网、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区块链等技术加速创新,日益融入经济社会发展各领域全过程,数字经济发展速度之快、辐射范围之广、影响程度之深前所未有,正在成为重组全球要素资源、重塑全球经济结构、改变全球竞争格局的关键力量”,“要积极参与数字经济国际合作,主动参与国际组织数字经济议题谈判,开展双多边数字治理合作,维护和完善多边数字经济治理机制,及时提出中国方案,发出中国声音。”随着数字经济的不断发展,以数据要素特别是大数据为核心驱动力,以互联网、移动互联网为载体的高速率、大容量、低延时的跨境数据流动,正在成为连接全球经济的纽带,大大拓宽了传统经济全球化的广度与深度,中国应在保障国家安全的前提下,主动拓宽数据开放范围,加快跨境数据流动,在全球竞争中进一步发挥人口优势与规模优势,积极融入并引领新一轮经济全球化。
随后,洪永淼教授从六个方面对“跨境数据流动和数字经济全球化”进行了详细的解读。洪永淼教授认为,过去四十多年,中国主动对外开放,积极融入世界经济体系,及时抓住世界性产业大转移的历史机遇,充分发挥自身的比较优势特别是丰富的劳动力资源的比较优势,长时间保持经济快速增长,成为全球第二大经济体和世界工厂,并于2020年消灭了绝对贫困,提前10年实现了联合国可持续发展纲要中消灭绝对贫困的目标,无疑是过去40年经济全球化的一个主要受益者。但是随着经济全球化进程的不断深化,全球范围内也出现了“逆全球化”现象,比如“英国脱欧”“美国占领华尔街事件”“法国黄马甲运动”等,由此洪永淼教授提出了两个问题:中国在今后30年能否继续成为经济全球化的主要受益者之一?中国能否引领经济全球化?”
针对两个问题,洪永淼教授围绕数字经济的发展趋势、数字经济的内涵、中国在经济全球化时代面临的主要挑战、中国的数据资源与数据流动以及如何加速推动跨境数据流动等几个方面进行了全面的阐释。
最后,洪永淼教授进行了简单的总结,他认为今后经济全球化主要是数字经济全球化,数据成为经济全球化的关键驱动,数字经济全球化实质是依托于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等数字技术的蓬勃发展,推动数据在全球范围内相对自由的流动,其核心特征是数据(信息与知识)传递兼具广泛性与实时性,数字经济全球化的大趋势将带来诸多便利和发展机遇,同时也需要警惕数字经济全球化可能带来的数据安全隐患以及对全球收入分配格局造成的影响,数据要素全球流动意味着不同主体的市场开放、资源互补、合作共赢。中国应在保障国家安全的前提下,加快推动跨境数据流动,积极融入并引领数字经济全球化,继续成为经济全球化的一个主要受益者。
洪永淼教授结合理论与案例进行了深入浅出、生动有趣的分析讲解,课程内容丰富,让同学们对跨境数据流动和数字经济全球化有了全面而深入的认识。
(文、图/孙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