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7月11日上午,中国科学院大学第三届应用经济学暑期学校首场报告暨思危大讲堂第四十六期由汪寿阳教授开讲。中国科学院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许健教授主持。
汪寿阳教授是发展中国家科学院院士、国际系统与控制科学院院士、中国科学院杰出研究员、教育部长江学者奖励计划特聘教授、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曾任中国科学院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院长,现任中国科学院预测科学研究中心主任,以及12种欧美学术期刊的主编、执行主编、副主编和编委。他在决策分析、供应链管理、风险管理、经济分析与预测、疫情预测与政策分析等领域做出了一批得到国际同行高度好评和政府有关决策部门高度重视的研究工作。出版学术专著42部(包括在欧美出版英文专著21部),在Science正刊和多个子刊、Nature正刊和多个子刊、International Economic Review、 Journal of Econometrics、Journal of Economic Theory等国际重要期刊上发表论文450余篇,其中SCI/SSCI收录420余篇,SCI/SSCI引用逾1.65万余篇次;部分研究成果获得省部委科技进步奖一等奖7次、二等奖11次、三等奖5次,还获得Scott Award奖等5项重要国际奖项。
授课开始前,汪寿阳教授重点介绍了国科大经管学院在应用经济学领域做出的一些贡献,以及主编的期刊《管理评论》和《计量经济学报》,欢迎国内外学者积极投稿。
汪寿阳教授授课
汪寿阳教授主要报告了两个方面的研究工作:一个是“数字经济时代的风险管理:从比特币与中国碳排放谈起”,另一个是“环境经济学的几个问题及其研究进展”。
第一部分是数字经济时代的风险管理:从比特币与中国碳排放谈起。汪寿阳教授具体介绍了其和洪永淼教授团队在经济学研究领域取得的最新进展,以2021年发表在Nature Communications的一篇题为“中国比特币挖矿的碳排放流动和可持续性的政策评估”文章为例,详细论述了“比特币、电力与中国减排”。汪寿阳教授首先从论文的思路来源谈起,提到了中国比特币挖矿的背景。比特币挖矿其实是通过计算机(尤其是大型的计算机器)解题的过程,耗电量甚巨,利用系统动力学仿真实验的方法,研究团队测算了2016年中国政府不加限制挖矿的耗电量和碳排放强度,其中挖矿产生的碳排放达到捷克共和国和卡塔尔两国之和,并预测若不加以限制将会在2024年达到峰值。其次,就政府应该如何应对、措施有哪些,采取措施后的正、负面影响,以及是否可以像欧盟一样针对比特币挖矿征收碳税,譬如新疆、西藏的矿机是否可以转移到云贵川,汪寿阳教授都作了简要的讲解。最后,汪寿阳教授介绍了比特币挖矿对我国经济社会的影响:一是资本外逃,二是金融监管。据了解,该文章引起了海内外学者乃至业界诸如马斯克等人的强烈反响,得到了The Economist、Technology、《环球时报》等国内外媒体的竞相报道,为中国政府对比特币挖矿行为的监管起到了重要的理论指导作用。
第二部分是关于环境经济学的几个问题及其研究进展。在这个部分,汪寿阳教授主要介绍了团队在2020年以来发表或已投稿的几篇围绕环境经济学展开的高水平论文,除了第一部分提到的“比特币挖矿与中国碳排放和经济安全”(Nature Communication,2021),主要还包括“区域贸易协定对全球碳排放影响”(Nature Communication,2022)、“1.5度温升限制对中国经济社会的影响评估”(Science,2021)、“太阳能光伏发电对中国农村地区贫困水平的影响评估”(Nature Communication,2020)、“海洋运输与公海碳排放”(已投稿Science)和“2060年中国碳中和的技术路线图可行性研究”(已投稿Nature)等相关学术文章,关注数字经济时代产业数字化与产业绿色化协同发展及其对经济社会的影响。汪寿阳教授对以上研究逐一进行了讲解,其中着重提及了发表于Science正刊的文章——1.5℃温升限制对中国经济社会的影响评估,作为Science创刊以来,第一作者和通讯作者署名均为中国人的第一篇经济学和管理学领域的封面长文,运用了9套模型进行验证评估,选题新颖、内容丰富,被New Scientists、美国NSF官网、CNN、BBC、CCTV、中国科学报等国内外主流媒体竞相报道,对中国政府参加气候谈判有着重要的参考价值和政策启示。
互动环节,汪寿阳教授对学员提问逐一进行了解答,并有针对性地给出了建议:一是产业集群在数字经济时代会变得更加重要,与企业生态息息相关,未来产业集群会是什么样一种形态,建议有关学者在国际比较向上多做努力。二是产业数字化的同时关注产业绿色化,注重学科交叉研究,绿色金融和气候研究是当前学术界关注较多的问题,研究内容也较为庞杂。三是针对企业数字化转型可能存在的风险,会计在数字经济核算方面大有可为,举例来讲,关于数字经济占国民经济比重,工信部和国家统计局的统计就存在较大差异。同时在核算时关注对绿色产业的核算。
学员提问
课程最后,许健教授代表思危大讲堂对汪寿阳教授的精彩讲授表示感谢,并为其颁发思危大讲堂演讲纪念牌。
汪寿阳教授研究兴趣广泛,强调多学科融合,具备很高的国际视野,注重将经济学研究应用于生产生活实际,带领团队做出了Nature、Science级别的经济学领域研究成果,展示了其深厚科研实力和学生培养经验,与会学员深受鼓舞、受益匪浅。此外,汪寿阳教授也反复提到,论文的选题很重要,一个好的选题颇受主编的青睐,那么就会增加投稿成功的几率。
(文、图/彭述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