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又是一年毕业季,又有众多学子将离开校园,踏上人生的新征程。毕业了,激动?兴奋?失落?怀念?“——平静。”听到张桂阳的回答时,笔者不禁感到些许意外。
张桂阳,2014年入读国科大经济与管理学院,硕博连读,师从汤超颖教授,2019年博士研究生毕业,获得“优秀毕业生”称号。
“其实我有点心虚,我觉得自己没有那么优秀。”这是张桂阳接受访谈时说的第一句话。张桂阳是谦虚的,在经济与管理学院读书期间,他获得了各种各样的优秀称号和奖励,优秀学生、优秀党员、优秀学生干部、三好学生、三好学生标兵、成思危优秀学生奖、国家奖学金、中科院院长奖……但谦虚的他把获得的荣誉归结为大家对他的厚爱。
张桂阳的研究领域是技术创新,其实他本科时主修的是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接受国科大的硕士研究生录取时对技术创新这个领域并不了解,当时也没有意识到自己的选择意味着什么。陌生的领域加上找不到兴趣所在,让他入学后一度感到困惑与苦闷,花了一段时间进行调整后,张桂阳接受了自己的选择。张桂阳说自己属于随遇而安型的那种人,对环境、对事物一般持接受并适应的态度,因为不管选择了什么,接下来的路终归是要一步一步走的,只要努力了,就一定会有收获。
张桂阳最初选择的研究方向是专利计量,后来发现结合导师的组织行为学,用专利计量的方法来研究组织管理的问题,更加适合自己,就坚持做了下来,并取得了一些成果。目前,张桂阳已经在Technological Forecasting & Social Change、R & D Management、Scientometris、Malaysian Journal of Library and Information Science等本领域知名国际期刊上发表了4篇论文,实力不容小觑,但张桂阳很淡然,说自己就是幸运而已,完全不提背后的辛苦。
“其实我刚开始的时候也没有想好要不要做科研,但做了之后,慢慢就有了一点兴趣,有了兴趣,就会继续坚持,写出了论文之后,就会更有动力做进一步的研究,这就是一连串正向反馈的过程,而这些正向反馈又形成了我继续下去的动力。”张桂阳用自己的例子,说明兴趣是可以培养的,对不了解的东西,花两、三个月去读书,读文章,慢慢就了解了,了解之后就会觉得有意思,如果一开始就带着排斥的心态,是不可能坚持下来的。
都说做科研的人压力大,张桂阳也承认,“做科研很痛苦,但选择做科研,就要享受这种痛苦,要不断去面对这种挑战”。面对压力,张桂阳的化解方法就是“放下”——不要想,只要做。“压力都是想出来的,只要不想那么多,就没有那么大的压力,其实很多时候忙起来就感觉不到压力了。比如我有时候什么都想不出来,就会去找别人交流,或者去读文献,这样时间就会过得很快,也就没有时间去瞎想了。我觉得做好当下的事情就是最好的舒压方法。做好自己能做的事情,做好自己该做的事情。”
虽然临近毕业,张桂阳也并没有放松自己,还是像平时一样做研究,写文章。他觉得毕业只是让自己从一种科研状态过渡到了另一种科研状态,虽然有了更多的自主性,但压力也会更大,需要面对的问题会更多,所以也没什么可以兴奋的。“虽然读书的日子都很平淡,就是按部就班读文章、整理数据、查看邮件、写文章这样过来的,但我会非常怀念学生时代。同学之间相处出来的感情,工作以后应该不会有了。我们研一时在雁栖湖校区,吃、住、学习、上课天天在一起,朝夕相处,感情特别好,印象特别深刻,我现在都能回忆起哪个同学上课坐在哪儿,有什么搞笑的事情”。“我们课题组的师兄弟姐妹们关系也非常密切,基本每周都开组会,大家私下的学术交流讨论也很频繁,真的很好。”
作为学长,张桂阳很愿意把自己在职业规划和学术研究方面的经验分享给学弟学妹们。职业规划方面,张桂阳建议入学之后要尽早明确自己是偏学术还是偏实践,了解自己的兴趣是首要之事,如果当时还不太清楚是否要走做科研的路,不妨先去做,做了还没有兴趣就可以义无反顾地选择其他路,而一旦做明确了方向和道路,就要尽早行动,大步向前。学术研究方面,张桂阳有三条建议:一要主动找导师请教和讨论,和导师探讨学术问题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二要站在巨人的肩膀上,多读好论文,多思考,从模仿开始,一点点掌握学术研究的技巧;三要多参加工作坊和学术报告,不仅可以得到国内外优秀学者研究的启发,还可以锻炼自己的学术交流能力。
7月份,张桂阳就要到工作单位去报到,成为一名高校教师。谈及求职过程,他颇有感慨。现在高校招聘很重视申请人是否有海外经历,因为没有海外经历,张桂阳错失了一些机会,但凭着还不错的科研成果和英文,最终通过了面试,获得了所申请的学校的教职。张桂阳特意强调了英文的重要性,现在高校对求职者都是采用英文面试,如果没有海外经历,只要英文足够好,也是可以得到机会的。对于如何提高英文能力,张桂阳建议通过大量阅读英文文章,听英文学术报告,参加国际学术会议,多和别人交流等等。
做老师是张桂阳一直以来的梦想,“学为人师,做一名好老师”是他的理想。吾尽吾心,终亦无悔,愿你以梦为马,负韶华,朝着理想,奔跑吧!
(文/王海娟 图/张桂阳)